國家信息中心呂欣:發展數字金融對於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作用
2024第九屆新金融論壇於2024年12月26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全球秩序重構與中國金融力量崛起。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呂欣出席並演講。

呂欣在演講中表示,數字化能力的提升成為金融機構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雙輪驅動,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近年來在數字金融發展方麵創新步伐加快。
但他同時強調,隨著全球金融活動日益頻繁,金融數據的跨境流動和安全治理也引起了國際上各個經濟體的高度重視,數據跨境流動既涉及用戶身份信息的識別,跨境數據的審核、跨境可移交易等方麵的技術難題,也涉及到複雜的製度安排和政策兼容性問題,這些都對維護金融安全和促進全球金融穩定具有重要影響,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他指出,發展數字金融對於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金融相比,數字金融有四方麵的優勢:覆蓋麵更廣,綜合服務成本更低,創新速度更快,運營管理更精細。
“總得來看,發展數字金融對於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作用,數字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優勢、有潛力,也需要我們更多探索世界。”他說。
對於數字金融未來發展趨勢,呂欣表示有五方麵建議:
一是打造金融數據基礎設施的四梁八柱。
二是大力發展金融數據產業。
三是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技術加快數字金融共性技術的研發創新,算法模型是金融數據研發的基礎。
四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創新來推進金融綜合監管質效的提升。
五是持續提升數字金融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今天我就以《數字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談幾點學習體會。
黨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對高質量發展、數字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數字金融方麵呈現出數字化、智能化、普惠化、綠色化、數據安全風險突出五方麵的趨勢。從這五方麵的趨勢來看,數字化能力的提升成為金融機構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雙輪驅動,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近年來在數字金融發展方麵創新步伐加快。
從智能化技術來看,特別是隨著ChatGPT等大模型的發展,人工智能、和金融融合的程度也在加快,數字金融智能化的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多元化智慧金融服務的價值持續釋放,全球金融業采用人工智能的比例從2017年的20%增長到2022年的50%,金融機構也普遍認為,大模型將來會為金融業的變革帶來很大的發展機遇。
從普惠化來看,數字普惠金融的參與主體不斷增加,金融服務覆蓋的廣度持續提升,據央行的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年增長速度超過20%,遠高於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另一方麵,金融服務的獲取成本也明顯下降。
在綠色化方麵,數字金融對於綠色產業發展、產業鏈綠色化轉型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從需求側來看,社會各界通過廣泛使用數字金融的產品和服務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步伐也在加快。
另一個特征就是信息安全風險越來越突出,從2023年全球數據泄露的規模和損失來看創曆史新高,數據泄露的平均成本高達445萬美元。另外,隨著大模型的發展,一些新型病毒、新型網絡攻擊也不斷出現,比如以“數據投毒”方式訓練和汙染數據,破壞智能化係統的新的網絡攻擊手段引起了廣泛關注。
隨著全球金融活動日益頻繁,金融數據的跨境流動和安全治理也引起了國際上各個經濟體的高度重視,數據跨境流動既涉及用戶身份信息的識別,跨境數據的審核、跨境可移交易等方麵的技術難題,也涉及到複雜的製度安排和政策兼容性問題,這些都對維護金融安全和促進全球金融穩定具有重要影響,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通過趨勢分析我們發現,發展數字金融對於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金融相比,數字金融有四方麵的優勢,覆蓋麵更廣,綜合服務成本更低,創新速度更快,運營管理更精細,因為時間關係,這幾個優勢我不展開來談。
總得來看,發展數字金融對於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作用,數字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優勢、有潛力,也需要我們更多探索世界。2024年1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與數字經濟發展高度適應的金融體係,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成效,數字化經營管理能力明顯增強,我相信隨著金融各部門各方麵對行動方案的落實,數字金融在推進金融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麵的作用會更加顯現。
第三部分我從未來的發展趨勢方麵提幾方麵的建議:
一是打造金融數據基礎設施的四梁八柱。數據金融係統是一個典型的開放的複雜係統。在這個係統中,數據相當於神經元,要打造高效的金融數據基礎設施就要進一步設計好數據結構,著力提升數據效率,實現激發數據價值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持續做好數據的互聯互通,推動跨域金融數據的流通體係、能力建設,構建場景創新的賦能平台。
二是大力發展金融數據產業,在2021年我們提出了數據業有望成為第四產業的命題,從金融領域而言,大力發展金融數據業同樣是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三是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技術加快數字金融共性技術的研發創新,算法模型是金融數據研發的基礎:
1、突出算法模型的通用性,促進數據要素在銀行、證券、保險行業更加廣泛的場景中得到應用;
2、在各個領域強化金融嵌入和服務品質的提升,真正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
3、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著力提升金融服務的可能性、便利性和參與度,更好地實現普惠化。
四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創新來推進金融綜合監管質效的提升,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五大監管的有關精神,積極審慎地推進金融監管的數字化,建立以智能化為核心的數字金融監管模式,持續推進數字金融監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廣。
五是持續提升數字金融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1、打造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相融合的數字金融。
2、加強金融領域數字化犯罪的溯源取證和打擊力度,強化執法能力建設。
3、結合地緣政治、國際金融規則,建立健全跨域數字金融安全的應急機製。